小跌生扛,大跌装死,当行情萎靡不振的时候,连机构也没有动力出差调研了。Wind数据显示,今年6月至9月,机构调研次数仅有747次、496次、54
“小跌生扛,大跌装死”,当行情萎靡不振的时候,连机构也没有动力出差调研了。
Wind数据显示,今年6月至9月,机构调研次数仅有747次、496次、542次、599次,连续4个月创下近三年的同期新低。刚刚过去的9月,599次的机构调研次数更是继2月、3月、4月和7月后再创近五年新低。
同时,今年前三季度,机构调研次数合计5764次,也创下近三年新低,仅高于2015年股市大幅波动时的5748次。而且,今年前三季度,经常出现一天仅有寥寥几家上市公司发布调研公告的情况,大多数上市公司门可罗雀。
萎靡的行情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机构的调研热情。Wind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广汽集团、大族激光、苏宁易购、金风科技、利亚德、比亚迪等上市公司占据机构调研次数的前几名,但调研次数与股价表现并不成正比。
“今年1月的时候曾有一波不错的行情,领导天天催着我们出去调研,结果从2月跌到现在也没啥热情了,已经懒得管研究员到底调研不调研了,反正整个行情不好,调研也没用,买啥啥跌,还不如呆着不出去。”某基金研究员李梅(化名)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。
市场的持续萎靡也让证券行业进入寒冬,很多机构开始节省经费,减少研究员出差调研的频率。有券商研究员就反映,“最近调研确实少了,因为行情不好,公司为了省成本不让出差了,只好在公司修炼内功。”
有基金经理也反映,“这个我有特别切身的感受,昨天刚有卖方研究员来我们这里路演,说现在券商各种卡费用,能不去调研的就不去调研了,有的券商甚至禁止卖方研究员做异地路演,总之就是各种严格。”
对于研究员,特别是券商的卖方研究员而言,恐怕凛冬将至。不光是经费收紧,出差调研减少,异地路演取消,随着节前新财富评选被冻结,券商对于卖方研究员的考核体系或面临着重新调整。
昨日有媒体报道,华创证券互联网传媒首席李妍,目前已离职转投浙商证券从事机构销售工作。她在朋友圈表示:被迫过了生日,已经离开了从事4年的互联网传媒研究岗,去往浙商证券研究所,负责上海区域机构销售工作。
当然,不少行业的调研仍然很密集,比如今年前三季度被机构调研次数最多的上市公司中,大族激光、利亚德、深天马A等均是电子行业的龙头公司。有电子行业的券商研究员表示,“虽然行情不好,但电子行业属于朝阳产业,还是要保持动态的更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