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亿元,今年业内最大笔单轮融资诞生,这对新造车势力而言是火上浇油还是杯水车薪?8月2日上午,小鹏汽车正式宣布完成B+轮融资,金额达40亿
40亿元,今年业内最大笔单轮融资诞生,这对新造车势力而言是火上浇油还是杯水车薪?
8月2日上午,小鹏汽车正式宣布完成B+轮融资,金额达40亿元人民币,由春华资本、晨兴资本及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联合领投,同时高瓴资本、K11、钟鼎创投等机构也首次入局。这是新造车势力2018年迄今最大的单轮融资。到目前为止,小鹏汽车累积融资额超过100亿元,估值近250亿元。
国内造车新势力已经进入了交付考验的下半场。
何小鹏表示,小鹏汽车首款上市车型小鹏G3将于年内上市,并于年底启动交付。包括蔚来、威马、奇点汽车也都曾提出过各自的交付计划,时间集中于2018年下半年。伴随产品的市场化,新造车势力的融资需求也变得迫切。
另一方面,巨额资金需求已经让部分企业陷入了资金泥潭:厂区停工、大量减员,面临巨额亏损的消息屡见不鲜,有的上市公司已经承受不住压力,开始出售投资相关公司的股权。此外,汽车产业投资“从严”的风声也不断。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对记者表示,由于投资新规还没正式出台,所以风投目前非常谨慎。
今年7月,国家发改委于官网发布《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(征求意见稿)》,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征求意见稿提高新建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的投资门槛,同时要求所有股东在项目建成且产量达到建设规模前,不撤出股本。
彼时,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,真正想、有能力造车的企业,就应该满足相关标准,而不是让地产、金融、出行等跨界挣快钱,一些企业有资金,但缺乏核心技术,以集成为主、而非独立研发。
何小鹏还是小鹏汽车最大的个人投资者,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较为乐观:目前个人投资金额还没超过20亿元,还会加码,(小鹏汽车)年底还有一轮融资。
许海东对记者补充说,新造车势力逐步开始分化,未来资源一定向头部车企阵营集中。
特斯拉国产化的日益临近, 也已成为造车新势力头上的达摩利斯之剑。
7月10日,特斯拉公司与上海临港管委会、临港集团共同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。据此,特斯拉将在临港地区独资建设超级工厂,规划年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,预计将在两年后投产。
许海东表达了些许担忧:我们的新势力还是缺乏颠覆性创新,想赶上特斯拉实属不易。“特斯拉从设计、制造、应用上都有大量创新,发展到现在尚且存活不易。”
关键词: